|
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由来天干地支的由来 《史记》称十天干为十母,十二地支为十二子,天干地支简称为“干支”。 据考证,可能先有天干、后有十二支,最后才有甲子。据考古发掘,早在公元前1562 至前 1066 年殷商时期,便已有了干支甲子。“十干”首先被用于商王朝世系的称号,如成汤名天乙,其子叫大 丁、中丙、中壬,孙子名大甲等。据《运气学说》言:“大桡始作甲乙以名日,谓之干;作子丑以名月,谓之枝(支)。”说明“干支”是用于历法的。又如《殷墟书契前编》“七.四四卜”辞云“乙卯卜,昱丙雨”,“辛亥卜,昱壬雨”等,均说明干支是用来记日的。 对于“干支”的来历,目前公认的说法是,“十天干、十二地支”是由大桡氏排定的。据《通鉴 ·外记》云:“帝命大桡氏探五行之情、占斗刚所建,始作甲子……”宋代钱塘人氏东斋徐升编的《评注渊海子平》里有一段“论天干地支所出”之文,其文为:“窃以奸诈生,妖怪出,黄帝时有蚩尤神作乱。当是之时,黄帝甚忧夏民之所苦,遂战蚩尤于涿鹿之野,流血百里,不能治之。黄帝于是斋戒筑坛祀天,方丘礼地,天乃降十干十二支,希乃将十干圆布象天形,始以干为天,支为地,合光仰职门放之,然后乃能治也,自后有大挠氏,为后人忧之曰:嗟吁,黄帝乃圣人;尚不能治此恶煞,万一后人见灾报苦,将奈何乎?遂将天十干十二支,分配成六十甲子云。”高邮茆泮林所编辑的《世本佚文》也谓:“黄帝令大挠作甲子。” 十天干 十天干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 1.十天干之阴、阳属性 《素问人式运气论奥·论十干》曰:“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”;“五行各一阴一阳,故有十日”。 这里甲之所以为阳, 乙之所以为阴,是因为先言者为刚,为奇数,故为阳;乙后言者,旦为偶数, 故为阴。 2.天干五行 甲乙同属木,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; 丙丁同属火,丙为阳火,丁为阴火; 戊己同属土,戊为阳土,己为阴土; 庚辛同属金,庚为阳金,辛为阴金; 壬癸同属水,壬为阳水,癸为阴水。 3.十干方位 甲乙东方木,丙丁南方火,戊己中央土,庚辛西方金,壬癸北方水。 4.十干五季 甲乙属春,丙丁属夏,戊己长夏,庚辛属秋,壬癸属冬。 5.十干配外五行和内五行 6.十天化合 甲己合化土,乙庚合化金,丙辛合化水,丁壬合化木,戊癸合化火。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 1.阴阳属性 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为阳;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。 2.地支五行 寅卯属木,寅为阳木,卯为阴木; 巳午属火,午为阳火,巳为阴火; 申酉属金,申为阳金,酉为阴金; 亥子属水,子为阳水,亥为阴水; 辰戌丑未属土,辰戌为阳土,丑未为阴土。 3.地支方位 寅卯东方木,巳午南方火,申酉西方金,亥子北方水,辰戌丑未四季土。 4.地支四季 寅、卯、辰为春,已、午、未为夏,申、酉、戌为秋,亥、子、丑为冬。辰、戌、丑、未为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。 5.地支脏腑 子为膀胱,丑未为脾,寅为胆,卯为肝,辰戌为胃,巳为心,午为小肠,申为大肠,酉为肺,亥为肾。 6.地支六合化合 相合者,合好之意。地支六合化合是指 子、丑合化为土, 寅、亥合化为木, 卯、戌合化为火, 辰、酉合化为金, 巳、申合化为水, 午、未合化为土(午为太阳,未为太阴)。 7.地支三合局 申、子、辰合化为水局, 巳、酉、丑合化为金局, 寅、午、戌合化为火局, 亥、卯、未合化为木局。 8.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, 丑未相冲, 寅申相冲, 卯酉相冲, 辰戌相冲, 巳亥相冲。 相冲实为对冲,例如子为水为北,午为火为南,南、北(火、水)相冲。卯为木为东,酉为金为西,东、西(木、金)相冲。均在互对的位置上相冲,故又曰:“对冲”。相冲为相克之意,相邻相冲,力量大;隔位相冲,力量小。 9.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, 丑午相害, 寅已相害, 卯辰相害, 申亥相害, 酉戌相害。 相害为受害、被害,也为相克之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