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视野
-
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由来
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由来天干地支的由来《史记》称十天干为十母,十二地支为十二子,天干地支简称为“干支”。据考证,可能先有天干、后有十二支,才有甲子。据考古发掘,早在公元前1562 至前 1066 年殷商时期,便已有了干支甲子。“十干”首先被用于商王朝世系的称号,如成汤名天乙,其子叫大 丁、中丙、中壬,孙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60
-
奇门遁甲与数学原理探讨
奇门遁甲与数学原理探讨我们知道,奇门遁甲是基于易学原理运作的古代应用运筹学,其应用可以从人事、修造、谋划、战争等等和运筹布局计划有关的方面着手。至少从某种角度而言,奇门遁甲的应用法则很是类似于现代的高等数学。而事实上,高等数学所应用的多方面,譬如博弈经济、投入产出分析、宏观管理、市场预测等等方面,都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59
-
揭示中国建筑文化奥义
揭示中国建筑文化奥义风水是生活的常识一直以来,风水多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,因汉代一大相地家叫青乌,也称风水为青乌术;因风水先生总是将一本风水之书《青囊经》装在一黑色的袋子里,便又将风水称之青囊术;风水还有一个比较学术性的名字,叫做堪舆。对堪舆的解释主要有下面几种:1.堪,天道;舆,地道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76
-
《周易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
《周易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《周易》被誉为"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",是经典中的经典。智慧中的智慧。《周易》是中国文化之首,此"首"有二义: 一是从时间说,是源头,中国文化的源头。《周易》之后的文化现象大多不同程度越受到《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46
-
《周易》修养智慧之精义
《周易》修养智慧之精义易道的随时变易,绝不是无意义的变来变去,而是以“生生”为其目的。《系辞传》说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,又说“生生之谓易”。天地之变化,日月之周流,四时之往来,阴阳之消息,都是在不断地创生事物、成就事物。也就是说,易道之变化是要不断地生成万物,使天地万物日新又新,这就是天地的“盛德”所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48
-
弓克:《易经》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
弓克:《易经》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,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,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经济发展,社会稳定,文化繁荣。一方面,我们欣喜地看到,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在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华大地上,兴起了“文化热”“国学热”“儒学热”“易学热”,这种“文化热”“国学热”“儒学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85
-
辛德勇|所谓“这个兔年是双春年”的天文历法解说
辛德勇|所谓“这个兔年是双春年”的天文历法解说大家都知道,按照中国的民俗,在正式的“大年”之前还有个非正式的“小年儿”。很多人还知道,小年儿源出祭灶,晚近北方用腊月二十三日,南方为岁末廿四日。我对中国民俗节令没有什么研究,但读古书得到的一般印象,南方和北方的传统民俗节日,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异,而形成这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15
-
人兔之间:从月中玉兔到兔爷消灾
人兔之间:从月中玉兔到兔爷消灾先秦时期,兔子尚未被驯养,贵族们在猎兔的乐趣中,选拔贤能,乱世中还产生了“狡兔三窟”的典故。到了汉代,皇亲国戚里出现了一批“兔奴”,为了满足自己对兔的喜好,不仅将离宫别苑以兔为名,而且还针对捕兔行为制定了严刑峻法。月中玉兔的观念也在这一时期深入人心,感月入怀的吉兆也流行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13
-
正月初五年俗知多少:“接财神”,吃饺子
转眼间,时间走到了正月初五。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,又称为“破五”,意味着农历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除。正月初五来临,民间往往要“送穷”,“接财神”。在饮食方面,很多北方人会吃饺子。诸多习俗,寄寓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。“破五”一到,意味着过年活动的阶段也就基本结束了。 正月初五又称“
发布时间
2023-04-01
阅览次数 130